查看原文
其他

铁饭碗竟也遇冷?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没前途?你所不了解的真相其实是→

2022高考季,青春不散场


近日#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的一条话题冲上热搜在近些年考编考公热潮的大环境下带编制岗位无人问津着实让人意外


在纪录片《敦煌师父》第二集《大漠中的孤勇者》中,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小刚讲述了该所“招人难”的窘境:


在今年的文博招考中,该所一个考古事业编的岗位仅有五六人报名,毕业院校都很不错,但最终全都弃考,相关名额也被浪费掉。


▲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来源:猛犸新闻


敦煌研究院人力资源处工作人员表示,招聘岗位无人问津的情况基本属实。“我们现在缺的是博士高层次人才,考古专业招两人结果只有一人报名,招聘计划经常落空。”该名工作人员坦言,敦煌研究院的待遇福利在文博行业中不算少,肯定不是垫底,“不愿意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域性因素,一些博士宁可收入少一点也要去兰州工作,不愿意来敦煌。现在整个研究院每年招到的博士大概四人左右,本科与硕士学历的毕业生大概十一二人。”


根据招聘细则来看,对报考者要求颇高。学历至少是硕士研究生,而且必须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八大美院。而且年龄也有限制,要求35周岁以下。




究竟是地域因素
还是要求严格又或者是待遇问题浙考君今天和大家一块来看看考古人才和专业的现状
👇
我国考古人才紧缺


地方招揽人才的困境,或受制于当地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交通通达性等方方面面,但由于考古、文保的专业性和特殊性,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面临的困境,或与我国文保人才紧缺有关。

2021年11月3日,国新办就“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会上表示,我国不可移动的文物是76.7万处,国有的可移动文物1.08亿件,但是全行业的从业人员只有17.57万人,一些文物的大市大县文物保护管理机构力量还是比较欠缺的,主要是和海量的不可移动、可移动文物的数量相比,17.57万从业人员捉襟见肘。
以浙江省内为例,据统计,全省考古项目近年来呈倍数增长。2018年以前,省考古所每年考古项目不足80项,而2019年显著增长,今年承担项目已超过400余项。“作为文化大省,浙江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考古人才。”省考古所专职副书记罗汝鹏表示,具备优秀田野考古能力的专业人员仍是浙江最需要的人才。他说:“田野考古的专业人才,既可以多学科融合提高综合能力,也符合基层文保单位的需求。”


“按照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计算,浙江专业人员缺口约是现有人员的6倍。”省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浙江从事考古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不超过200人,具有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仅有68人。



“冷门专业”遇上考古热!省内首个考古本科专业开课


2020年,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考出676分的高考成绩,却“爆冷”选择了北大考古专业。一时间舆论哗然,不少网友对此十分不解:高分考生为什么放着好好的热门专业不选,偏偏要选“冷门”“生僻”“没有前途”的考古?
考古专业真的“冷门”吗?
2016年,一部“匠人精神”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年轻视角走进古老故宫,将文物修复中的工匠精神娓娓道来,唤起青年对文化、文物的热爱,考古一度成为无数学子梦想的事业。

浙考君之前做过相关报道,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曾发布《“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出人意料的是考古学竟位列“00后”学生最感兴趣的十大人文专业第3位


而在今年,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首度招生,这也是浙江首个考古学本科专业。(戳链接了解更多浙大城院考古学专业)


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专业建设聚焦以田野考古为核心的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考古发掘人才,同时将田野考古学研究与数字考古、科技考古相结合,考古人才培养与浙江考古事业发展相结合,教学科研与考古发掘实践项目相结合,通过政产学研良性互动,建设一流的考古学科。
浙大城市学院今年在浙江省共录取1427人,最高分623分,普通专业(类)最低分579分,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最低分570分。首次招生的考古学专业受到广大考生的青睐,最高分620分,最低分588分,平均分596.2分
毕业于绍兴鲁迅高级中学的王申漪,以高考总分620分的成绩,成为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今年录取的最高分考生。“我妈妈是绍兴博物馆的一名工作人员。每到假期她都会带我参观,可以说我一直耳濡目染中华文化带来的文化自信。”王申漪回忆,从展柜内饰的翻新,到新文物的展出,博物馆的一点一滴变化她都看在眼里。而这些文物,也成为她从小到大最亲密的“朋友”。

考古人才就业面窄?薪资待遇如何?


铁饭碗遇冷,也有不少网友感叹“要求高”“待遇提不上来”是有志者望而却步的主要因素。

全国各地存在人才困局的文保类单位绝不仅敦煌研究院一家,但浙考君发现,已有不少单位正在进行着有益的探索。


在文保人才培养方面,文物大省山西走在了前列。
今年5月,山西省文物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文物全科人才免费定向培养实施办法》发布,未来5年,山西省将通过高考面向全省117个县(市、区)定向培养600位文物全科人才,委托山西大学培养,2022年招生计划为120人,分为考古学和文物建筑两个方向,每个方向招60人,学生入职后直接为事业编制。山西省免费定向培养文物全科人才的举措,在全国尚属首例。
也有不少网友认为考古专业就业前景“窄”,也没有什么“钱”途。其实与过去的考古学专业相比,现在考古学范畴更广,涉及考古、文物保护和博物馆等多个方向。
在去年,故宫博物院第六任院长单霁翔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文保行业的相关薪资水平。


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研究员、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主任杜正贤教授谈及“钱途”,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个‘钱’途实际上也是相对的,考古工作人员不像企业负责人以盈利为主,但国家也会提供一个相对规范的收入,所以考古工作人员的工资也和机关、事业单位差不多,不会比人家少,无非我们辛苦一点。这两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考古工作的开展,所以我们的收入也不是很低的,这个可能大家都不太了解。”
谈及浙大城市学院考古学系,杜正贤介绍:“从去年考古系挂牌成立开始,我们就和浙江省文物局、省考古所,还有地方其他一些考古部门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去年成立之初就跟浙江省文物考古所签订了实习基地的协议,包括杭州市考古所、宁波市考古所,还有周边的苏州考古所、无锡考古所等,都主动来找我们签订实习基地协议。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方向明介绍,考古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的方向主要有各级考古机构、文物博物馆系统,以及文化遗产保护、旅游等领域,前景比较好。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非常重视考古事业的发展,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不少考古机构扩编,前景可期。



敦煌考古编制岗位无人问津你怎么看?你会选择报考考古专业吗?欢迎在评论区交流


 相关阅读 
来源:综合澎湃新闻、新浪微博、极目新闻、青春深圳、浙江新闻客户端等报道责任编辑:王英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